混凝土結構裂縫會造成構件整體剛度和強度下降、加速鋼筋銹蝕、縮短建筑使用壽命等不利影響。因此,應及時修補混凝土結構裂縫,恢復混凝土結構的整體剛度和強度,對承載力不足引起的裂縫,除對裂縫修補外,應采用適當的加固方法進行加固。裂縫修補就是其中的一種,裂縫修補技術主要有以下幾種(一般以0.2mm和0.5mm為界線將裂縫分為三個寬度等級,不同裂縫寬度,應采用不同流動性能的灌漿液):
1、表面封閉法
利用混凝土表層微細獨立裂縫(裂縫寬度W≤0.2mm)或網狀裂紋的毛細作用吸收低黏度且有良好滲透性的修補膠液,封閉裂縫通道。對樓板和其他需要防滲的部位,尚應在混凝土表面粘貼纖維復合材料(可選用碳纖維織物、玻璃或玻璃纖維織物)以增強封護作用。
2、注射法
以一定的壓力將低黏度、高強度的裂縫修補膠液注入裂縫腔內;此方法適用于0.1mm≤W≤0.15mm靜止的獨立裂縫、貫穿性裂縫以及蜂窩狀局部缺陷的補強和封閉。注射前,應按產品說明書的規定,對裂縫周邊進行密封。
3、壓力注射法
在一定的時間內,以較高壓力(按產品使用說明書確定)將修補裂縫用的注漿料壓入裂縫腔內;此法適用于處理大型結構貫穿性裂縫、大體積混凝土的蜂窩狀嚴重缺陷以及深而蜿蜒的裂縫。 4、填充密封法
在構件表面沿裂縫走向騎縫切出深度為20mm,寬度為15mm的U型溝槽,槽內清理干凈后用改性環氧樹脂或彈性填縫材料充填,并粘貼纖維復合材料封閉其表面;此方法適用于W>0.5mm的活動裂縫和靜止裂縫。填充完畢后,其表面應做防護層。
1. 裂縫修補的作用:
1.抵御誘發鋼筋銹蝕的介質侵入,延長結構實際使用壽命;
2.通過對混凝土補強,保持結構、構件的完整性;
3.恢復結構使用功能,提高其防水、抗滲能力;
4.消除裂縫對人們形成的心理壓力;
5.改善結構外觀。
裂縫的修補必須以結構可靠性鑒定為依據。通過現場調查、檢測和分析,對裂縫的起因、屬性和類別作出判斷,并根據裂縫的發展程度、所處的位置與環境,對受檢裂縫可能造成的危害作出鑒定。據此,才能有針對性地選擇適用的修補方法進行防治。
2. 施工步驟(壓力注射法)
裂縫處理 → 埋設灌漿嘴、盒、管 → 封縫 → 密封檢查 → 配置漿液 → 灌漿 → 封堵灌漿口 → 結束檢查。
3. 注意事項
(1) 混凝土結構的裂縫按其形成可分為以下三類:
a.靜止裂縫:形態、尺寸和數量均已穩定不再發展的裂縫。修補時,僅需依裂縫粗細選擇修補材料和方法。
b.活動裂縫:寬度在現有環境和工作條件下始終不能保持穩定、易隨著結構構件的受力、變形或環境溫、濕度的變化而時張、時閉的裂縫。修補時,應先消除其成因,并觀察一段時間,確認已穩定后,再按靜止裂縫的處理方法修補;若不能完全消除其成因,但確認對結構、構件的安全性不構成危害時,可使用具有彈性和柔韌性的材料進行修補。
c.尚在發展的裂縫:長度、寬度或數量尚在發展,但經歷一段時間后將會終止的裂縫。對此類裂縫應待其停止發展后,再進行修補或加固。
(2) 化學灌漿材料多屬易燃品,應密封儲存,遠離火源并配備消防設施。
(3) 驗收時,灌漿及粘結材料應附材料合格證明。
(4) 當加固設計對修補混凝土裂縫有補強要求時,應在膠粘材料到達7d固化期時,立即鉆取芯樣進行檢驗。